为贯彻落实《中医药人才发展“十三五”规划》(国中医药人教发[2016]39号)及《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百千万”人才工程(岐黄工程)实施方案》(国中医药人教发[2017]9号),加强中医药继承与创新,做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工作,进一步培养我院中医药人才,根据《2018年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实施方案》(国中医药人教函[2018〕133号),结合我院李鳌才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建设目标
通过建设李鳌才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整理、传承其学术经验,培养基层中医药人才,提升我院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
二、建设周期
建设周期为3年(2018年8月20日至2021年8月20日)。
三、实施细则
(一)成立李鳌才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伍世绩
副组长:张会忠、陈恩泰
成 员:杨 胜、李可贵、江洪亮、张国良、陈太生、吴春艳、伍思源
领导小组下设高州市中医院传承工作办公室,江洪亮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督导协调落实全院各传承工作室各项工作。
(二)成立李鳌才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工作小组
导 师:李鳌才
负责人:莫健平(兼任李鳌才工作室办公室主任):
办公室副主任:凌 敬(兼)
秘 书:柯俊羽(兼)
传承人:莫健平、凌 敬、柯俊羽、钟昌霖、付锦芝、周永豪、张 达
(三)实施内容
1.工作室建设
(1)示诊室建设。示诊室设在时珍楼二楼203室,在原基础增加充分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药特色元素中医氛围装饰,配置笔记本电脑、打印机、书柜、资料柜等相关办公设备。(科教科、后勤科、设备科负责落实)。
(2)示教室建设。示教室设在时珍楼317室,由后勤科牵头,组织设计改造装修,确保同时满足数十人观摩、研讨老中医专家的诊疗示教活动,并设置专门的区域存放、展示老中医专家临床医案、处方、论文等原始资料等。配备相关投影仪、电脑、录音笔、移动硬盘、教学模型等办公及教学用品。(科教科、后勤科、设备科负责落实)。
2. 经验整理
(1)收集整理资料。柯俊羽牵头其他继承人协助收集整理并汇总专家医案、处方、学习笔记、读书临证心得等原始资料,建立李鳌才专家临床经验资料库。
(2)总结提炼专家临床经验。形成至少1个相应的临床诊疗方案、经验方或技术方法。(由莫健平牵头,柯俊羽负责,其他继承人协助)
(3)发表学术论文。收集整理及总结提炼专家临床经验,在省级以上杂志公开发表1-3篇学术论文。
3.人才培养
(1)培养继承人。采取临床跟师学习、独立临床实践、理论学习的形式进行。
(2)举办学习交流活动。围绕李鳌才临床经验,每季度组织开展1次学习、交流、讨论等人才培养相关活动,每年至少4次,每次活动参加人数至少10人。
(3)开展巡诊带教活动。与分界镇中心卫生院、大井镇长沙卫生站及石板镇贺村卫生站建立对口指导联系。定期到继承人所在单位开展诊疗、带教工作(镇江镇卫生院钟昌霖、分界镇中心卫生院付锦芝、大井镇长沙卫生站周永豪、石板镇贺村卫生站张达),解决临床实际问题。年巡诊至少6次,每次至少1个工作日。
(4)参加集中理论培训。由医院传承工作办公室组织继承人参加由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主办的理论培训(至少1次/年),学习中医典籍、经方、中药实践技能等内容。
四、健全相关制度
由医院传承工作办公室牵头制定工作室日常管理、经费使用、学习交流、跟师带教、巡诊等管理制度(科教科、医务科、财务科等相关科室落实各项具体工作)。
五、管理考核
(一)医院传承工作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监督工作,审核确定指导老师和继承人的工作过程考核。
(二)建立管理档案,落实专人负责制度。
(三)继承人自跟师学习之日起,每月继承人跟师时间累计至少4个工作日,撰写2篇跟师笔记、1篇与老中医专家临床经验相关的医案或临床经验运用心得。
(四)指导老师在带教期间,每月带教时间累计不少于4个工作日,对继承人的跟师笔记、临床心得等相关学习资料进行认真批阅和点评。
(五)每年制定可行的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及年度考核,提交领导小组讨论。
六、资金保障
(一)严格经费管理,确保专款专用。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国家拨款25万元,莫健平为项目建设第一负责人,在医院传承工作办公室及财务科监管下,全面负责建设任务落实和建设目标的实现,合理分配、统筹使用项目经费。
(二)保障下乡巡诊人员的待遇。给予专家及参与下乡巡诊人员一定补贴及交通补助等,以确保相关科室及个人收入不减及活动顺利开展,由医院传承工作办公室牵头制定相关补助方案,经医院领导班子讨论同意后执行。
(三)保障继承人的待遇。继承人加班整理专家医案、处方、学习笔记、读书临证心得等,予以一定的补助,由医院传承工作办公室牵头制定相关补助方案,经医院领导班子讨论同意后执行。